来源:市场资讯
2023年9月,途虎-W(09690.HK)登陆港股,成为“汽车后市场第一股”。
汽车后服务是一个万亿巨量市场,且仍在高速增长。不过,资本市场似乎并不看好途虎。上市以后,公司股价最大回撤超71%,至2025年2月27日累计跌幅超40%。
事实上,公司近年业绩持续改善,2023年实现扭亏为盈,经调整净利润4.81亿元,2024年上半年增长67.3%达到3.58亿元。
不过,另一方面途虎深陷消费者舆论漩涡,又遭遇京东、天猫等巨头“堵截”。公司如果想践行“长期主义”,似乎依然任重道远。
消费者投诉不断
途虎高度依赖加盟店,至2024年中期,公司加盟工场店6162家,自营仅149家。
加盟店过多造成弊端:管控难,很容易出现服务质量的“幺蛾子”。
据2024年1月《证券日报》,有媒体发布的三段视频曝光了网友“猴大腕”在途虎养车工场店的遭遇,店里承诺的“原厂原件”配件最后变成了“原厂品质”的第三方配件,视频冲上热搜后,引发行业热议。
2024年1月3日,途虎养车发布情况说明称,对两家涉事门店和技师进行严肃处罚,并停业整顿,同时在途虎体系内作全国通报。1月4日晚间,途虎养车又发布了四项“放心消费”举措,包括强化“电子报价单”功能、升级“正品溯源”查询系统、健全投诉问责制度以及与各地消费者协会开展售后联动等内容,希望进一步保障消费者的知情权、选择权,全力提升汽车服务消费体验。
浙江大学国际联合商学院数字经济与金融创新研究中心联席主任、研究员盘和林认为,途虎养车加盟商在用户保养时如果想扩大销售,维修工就充当了销售员,就会出现无病乱修、货不对板,强制消费等问题。
事实上,直到现在,途虎亦未能解决消费者频繁投诉的问题。
2025年2月27日,笔者搜索“黑猫投诉”,途虎养车投诉量已经达到2714宗,其中近30天内就达到76宗。消费者投诉包括发动机损坏、劣质轮胎、损坏客户汽车配件……
qm球盟会网站目前,途虎仍在发力开设更多加盟店,且聚焦“下沉市场”。
据中国经济网,自2022年以来,基于对下沉市场的广阔获利空间与高增长潜力的深刻洞察,途虎养车将下沉战略定为发展的重要驱动力。2024年,途虎养车更是进一步升级下沉市场布局,启动“万镇万店计划”。
公司已经发布2025年途虎养车工场店全国加盟政策,于2025年1月1日起执行。主要覆盖加盟费返还、管理费减免、开业补贴以及市场投放支持等多方面。
加盟全面覆盖县域甚至乡镇后,如何保障服务质量呢?或许是途虎应该思考的问题。
行业竞争愈演愈烈
国内汽车后市场高度分散,据华西证券,2022年底我国IAM(后市场独立服务商)市场连锁化率仅7.8%,途虎门店数量市占率不足1%。
与此同时,巨头纷纷入局。据天风证券2024年10月研报,当前天猫、京东、字节跳动都推出了养车服务,互联网养车参与者增多,车后服务市场正式进入“互联网+”转型后期,互联网车后服务厂商自带流量,加剧了养车服务市场的竞争。
而途虎与巨头的“厮杀”,已经摆在明面上。
据红星资本局,2024年初,京东汽车在年货节期间专门打出了“春节不打烊,震虎价不停”“养车震虎价,省心又便宜”的口号。京东APP、京东养车APP、京东汽车微信公众号与视频号、京东汽车抖音官方旗舰店、京东汽车微博以及相关直播间,都有“震虎价”相关宣传。
2024年1月24日,上海阑途信息技术有限公司(途虎养车主体公司)向上海市闵行区人民法院提起诉讼,请求判令包含北京汽广行信息技术有限公司(京东养车主体公司)在内三被告赔偿500万。起诉缘由系此前京东养车曾推“震虎价”对原告商誉造成影响,途虎主张被告在全渠道删除“震虎价”相关表述。
对于途虎养车起诉京东索赔500万元一事,京东养车相关负责人当时回应媒体称,养车市场存在价格虚高、维修过度、标准缺乏、服务参差不齐等诸多影响大家体验的“拦路虎”,“不存在针对某一家企业的情况。”
值得注意的是,互联网巨头们自带巨大的流量,途虎显然存在竞争劣势,如何才能在厮杀中破局呢?
总而言之,虽然途虎业绩有所改善,但前景依然具有较大的不确定性。
而公司股价的承压,或许就是资本市场对不确定性的反映。
个人观点,仅供参考
(转自:泡财经)